「君のお兄さんはいわば自殺をしたようなものだよ。社会的な死を選んだわけだ。」
你哥〈殺人者〉和自殺的人一樣,他們選擇了社會性的自殺
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手紙』〈中文“信”的意思〉時
看到這段文字時不禁震撼了起來

這本小說是在描述
因哥哥一時的困惑與情急而犯下強盜殺人罪,判刑被關
而弟弟卻因為哥哥所犯的錯不得不離開學校
到哪裡去都會因為殺人者的弟弟而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想要切斷和哥哥所有的關連重新開始
卻怎麼也甩不開「殺人者弟弟」的這個既成事實
當然也揮不去對哥哥的手足情誼

當我沉浸在同情主角辛苦生活的一面
覺得既非犯罪者為何得遭受旁人白眼指點之餘
也知道這白眼指點是人之常情
對於無法改變不公平對待也感到無奈之際
上面這段文字卻進入眼簾

社會性的自殺

很照顧弟弟的社長和弟弟進行了一段對話
先是詢問對於自殺是不是認同派
「生命是自己的東西,當然可以自己決定死亡」弟弟說

那麼對於殺人這件事,是否也是認同派
「當然不是,沒有人可以決定別人的生命長短,
   況且這樣沒法制的世界,我們總是得活在隨時會被殺的恐懼之中」弟弟回答

對於被殺的人,我們去討論他還想活下去的欲望
或是被殺了會有悔恨等都是無意義的,被殺的人沒有意識,什麼也沒有
隨時會被殺的恐懼,這樣的說法對於剛好想要自殺的人是行不通的
因為他們覺得就算生命被奪走也沒有關係
那你會怎麼說服這樣的人呢?
「那麼就只好告訴他們,你死了週遭的人會傷心難過,所以請別死」弟弟又說

那麼就對了,所以自殺和殺人一樣都是不好的事情
你哥哥就像是做了所謂的自殺的事情,選擇了社會性的自殺
卻沒想到會帶給週遭的人難過與苦難
你哥哥目前服的實際刑責以外,包括你所受到的苦難
全部都是你哥哥必須承受的懲罰,你必須讓犯罪者也知道這一點

社會性的自殺啊!

雖然東野圭吾的書都充滿了殺人、刑事案件等元素
但還是很喜歡裡面對於人性描述的部份
也很喜歡他對於故事情節的鋪成與說故事的方法
這本小說也有拍成電影
雖然電影還蠻忠於原著的
但深沉的內心部分還是得看小說才夠勁
「手紙」公式サイト
給大家參考參考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z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